3岁孩子吃什么药打虫好
最佳答案:
阿苯达唑
- 作用机制:通过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,导致虫体能量丧失,同时抑制延胡酸还原酶系统,阻碍ATP的产生,致使寄生虫无法生存和发育,发挥杀灭成虫、幼虫和虫卵的效果。
- 适应症:可用于治疗钩虫、蛔虫、鞭虫、蛲虫、旋毛虫等线虫病,还可用于治疗囊虫和包虫病。
- 用法用量: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每次2片(400mg),2岁以上儿童单纯蛲虫、单纯轻度蛔虫感染每次1片(200mg),仅服一次(一次即为一疗程)。药片需用水吞服,可将药片压碎或咀嚼,并用少量水服用。
- 不良反应:可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口干、乏力、发热、皮疹或头痛,停药后可自行消失。治疗蛔虫病时,偶见口吐蛔虫的现象。罕见瘙痒、荨麻疹、转氨酶升高,极罕见严重水疱皮疹、肿胀和脱皮等。
- 禁忌: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2岁以下小儿禁用。严重肝、肾、心功能不全及活动性溃疡病患者禁用。
磷酸哌嗪宝塔糖
- 作用机制:具有抗胆碱能作用,可阻止蛔虫肌肉神经传导,使虫体麻痹,不能附着在宿主的肠壁,并借助肠蠕动排出。
- 适应症:主要用于治疗儿童蛔虫和蛲虫感染。
- 用法用量:根据年龄和体重服用,需参照药品说明书使用。
- 不良反应:偶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头痛、感觉异常、荨麻疹等,停药后很快消失。过敏者可发生流泪、流涕、咳嗽、眩晕、嗜睡、哮喘等。偶见病毒性肝炎样表现、瞳孔缩小、调节障碍、麻痹性斜视等。
- 禁忌:肝肾功能不全、神经系统疾病或癫痫患者禁用。
家长在给孩子服用驱虫药时,应严格遵循医嘱,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,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