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州市肿瘤医院
最佳答案:
历史沿革
- 前身为“林县食管癌医院”,1960年3月更名为“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委员会”,1969年专门设立了“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办公室”,1979年5月更名为“林县食管癌防治研究所”、“林县肿瘤医院”,1994年3月随着“林县”改为“林州市”,更名为“林州市肿瘤研究所”、“林州市肿瘤医院”,1996年8月院(所)由林州市龙山路174号迁至林州市长安中路新院址。
医院等级与资质
- 为国家“二级甲等”肿瘤专科医院,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。
科室设置
- 临床科室:胸外科(设胸一、胸二、胸三三个病区)、放疗科(设放一、放二、放三、放四四个病区)、肿瘤内科、普外科、妇瘤科、介入治疗科等。
- 医技科室:手术室、病理细胞学室、内窥镜室、心电图室、B超室、生化检验室、放射X线室、电子直线加速器室、螺旋CT室、模拟定位室、钴60室、X-刀室、供应室等。
- 科研科室:流行学室,现有科研人员35名,配备有先进电脑4台,负责全市的食管癌发生、死亡和全死因登记报告、统计分析和现场病因研究工作。
- 行政、后勤管理科室:设有办公室、医务科、护理部、财务科、质检科、药械科、总务科、工会等。
业务特色
- 在食管癌、贲门癌等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医疗、预防和科研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
- 胸外科擅长食管癌、贲门癌、纵膈肿瘤、肺癌的手术治疗,特别是在食管癌、贲门癌外科手术治疗方面,大胆改进手术方法,使手术的安全度大为提高,其术后并发症大为降低,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。
- 放疗科擅长食管癌、贲门癌、肺癌的放射治疗,采用目前具有先进水平的电子直线加速器、钴60放射治疗机,对晚期食管癌、贲门癌、肺癌、淋巴瘤等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,有效率达90%以上。
- 肿瘤内科擅长晚期食管癌、贲门癌、肺癌、肝癌、胃癌、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化疗及介入治疗,巩固疗效具有独到之处。
学术研究
- 曾参与国家“六五”、“七五”、“九五”、“十五”科技攻关课题的研究,目前正承担国家“十一五”科技支撑计划2项。
- 科研成果丰硕,如“食管癌高发现场的综合防治研究”荣获199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,“早期食管癌内镜诊断研究”1996年10月荣获国家“八五”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,“舌状浆肌瓣覆盖一食管胃粘膜吻合术”荣获1996年度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奖等。
- 2004年12月,院(所)被卫生部、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、河南省卫生厅确定为“国家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”,“早诊早治”工作正在运行中;2005年4月郑州大学“肿瘤现场研究基地”在林州市肿瘤医院成立,肿瘤现场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。
医院规模
- 全院现有240人,其中卫技人员190人,行政管理人员20人,工勤人员30人。
社会服务
- 多次组织资深医护人员下乡开展义诊活动,义务为当地群众提供测血糖、量血压、测心电图、彩超检查等服务,并根据群众的具体症状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,助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实际困难,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。
发展规划
- 林州市肿瘤医院整体改造提升项目正在规划中,项目位于林州市长安路与林州大道交叉口东北角,用地总面积2.2765公顷,旨在进一步改善医院医疗设施环境,提升医疗服务水平。
林州市肿瘤医院凭借其悠久的历史、专业的医疗团队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,以及丰富的科研成果,在肿瘤防治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肿瘤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。